隆冬时节,福建漳浦县赤土乡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却是暖意浓浓。成片墨蓝色的光伏板下,百香果的主蔓向阳攀爬,悠闲的蛋鸭在花间觅食嬉戏,光能、生态、养植、环保在这里相得益彰。 图注:建行工作人员走访交流漳浦光伏农业项目 “这里的一亩大棚,相当于普通三四亩地的产值。3米多高的棚顶可以直接低成本发电,给棚内的农作物充足的光源。还可以实现2到4层栽培,再做一些特色养殖,可以带动乡亲就业,经济效益很可观,这也是我选择在这投建农庄的原因。”说起入驻漳浦光伏农业项目带来的绿色红利,康泉生态农庄的老板许天任满是欣喜。“现在农庄种植了235亩的苗木,还兼带了农家乐,吸引了当地30多户的村民就业。” 漳浦县赤土乡浯源村的林全乐,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农光互补基地上班,老林的工作还是耕种,比如照顾农庄里盆栽苗木和药材,给它们施肥、灌溉,让它们茁壮成长。不同的是,有了棚顶的“遮风挡雨”和自动化系统,老林不用像以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享受到了“新农人”耕种的快乐。“多亏了乡里建的‘农光互补’基地,让我们吃上了‘绿色饭’。以前我们一年的收入5000元左右,现在一年收入超2万,工作环境好了,干起活来也更有劲。”看着长势喜人的盆栽,林全乐满脸欣喜。 漳浦光伏农业项目是福建省首个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项目,通过“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棚地养殖”,即地上建设农业大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棚地发展禽类养殖,棚顶铺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一地三用,农光互补”。项目光伏年均发电量小时数不低于1100小时,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而棚下引进观赏苗木、草药、盆栽,搭建年产值上亿的现代化鸭棚,打造了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基地;可带动周边8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2016年,漳浦光伏农业项目正式启动。作为漳浦乡村振兴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7.4亿元,用于支付工程款和设备款,而项目业主自有资本金仅占33%,且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首期项目建设,短期资金缺口较大。 关键时候,一抹“建行蓝”,为漳浦这幅生态画卷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墨”。 “农光互补项目既增加了土地的综合收益,又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节约土地、绿色环保和资源利用。结合项目需求,我们专门组建了‘省、市、县’三级的敏捷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融资 融智’综合化服务方案。并启动‘金融快车’,开辟绿色应急通道,跑出了当时办贷的新速度。” 建行漳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郑燕苹介绍,2016年,一笔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的申报审批需要经过项目评估、信贷准入、额度申报、贷款定价等环节,一个周期下来大概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而为了保障该项目首笔资金能够在春节前到位,建行打通了绿色贷款审批“快车道”,通过层层对接、协同作战,仅用了一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贷款申报到收获批复的流程,提供期限12年、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贷款,预计可为项目节省融资成本超900万元。 “这个项目是农光互补项目,投资回收期长,需要足额、稳定、低成本的资金供应。建行前后给我们发放了3.3亿元的优惠贷款,还提供了现金管理、银企直联、资金结算等融智服务,既降低了融资成本,又保障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负责项目建设的漳浦中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表示。 漳浦光伏农业项目全貌 漳浦光伏项目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第一笔落地的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的一个缩影。从华电古田溪水力发电厂、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等水利项目;到平潭大唐海上风电、华能(长乐)光伏发电等“风光”能源;再到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石狮市垃圾综合处理发电等变废为“电”……建行福建省分行将水利、生物、风光等清洁能源作为重点支持的绿色领域,广引“资金泉”,润泽清洁能源“加速跑”。截至2020年底,该行清洁能源占全行绿色贷款的50.55 % 除了提供资金“粮仓”,建设银行还在福建进行了诸多其他形式的绿色金融尝试。福州晋安东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建行为其提供超过3亿元理财债券融资支持;海绵城市贷款、bot贷款等产品,助力漳州台商投资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泉州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防洪排涝工程;建行的“压箱底”造价服务,先后参与服务了南平光泽县水美城市建设等生态工程,为一场场筑就绿色家园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输送了一颗颗“金融子弹”。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风险管理部孔祥洋总经理介绍,该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不断将金融活水,注入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领域。2018年以来,该行向实体经济投入绿色融资超过120亿元。 此外,建设银行大力支持福建省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制改革,根据企业最新环境信用评价,对企业进行差异化授信,为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的诚信企业“开绿灯”,对不良企业“亮红灯”,以“绿色金融”底色,为“美丽福建”建设添亮色。 (图/文 建行福建省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