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难的线下就医经历,是不少患者选择线上问诊的原因之一,也使得互联网医疗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但其诊疗质量却成为患者忧心的新问题。 互联网上,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线上问诊”时的奇葩遭遇。有人上传片子和报告后,线上医生直接把体检报告结论读了一遍。相比起“正确的废话”,有些线上医生“惜字如金”,丢下“把病历发过来看看”“挂个线下号过来面诊”两句话,之后再无下文。有人的遭遇更加离奇,执业范围标注为“呼吸内科”的线上医生,其实只是推拿科医生。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医生在互联网上只能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等复诊患者开展诊疗活动,是对相同诊断的复诊。但在某些线上问诊平台,普遍存在两种问题:其一是,有些线上医生明知患者首诊,依然隔空开展诊断;其二是,因为是复诊,有些医生敷衍了事,将线上问诊变成了“线上卖药”。如果说后者旨在“谋财”,前者严重时足以“害命”——如果在首诊环节出现误诊,难免会出现医疗事故。 互联网诊疗代表着医疗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促进线上问诊的健康发展,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可或缺。对于互联网诊疗平台来说,不仅应健全内部管理,而且应主动接受监督,以公开透明的管理取信于人。对于在线医生来说,有必要在接诊前进行实名认证,以此来确定诊疗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于诊疗过程来说,医疗机构有必要向监管部门开放数据端口,确保线上问诊全程留痕、可追溯。 互联网诊疗旨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门诊压力、减轻患者负担,面对快速发展的线上诊疗业务,全覆盖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必要尽快“上线”。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臧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