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分消费者因为超前或过度消费,难以支付欠款,甚至想尽办法逃避偿还。在大量需求的刺激下,“反催收”生意应运而生,成为当下的“风口产业”。 反催收原本是针对催收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非法、不当行为进行制止和打击的一系列措施与行动,如今却演变成了一些债务人妄图拖延逃避还款的黑灰产业链。一些“急病乱投医”的债务人表示,在花钱找“反催收”公司帮忙后,并没有“停息挂账”,债务不但没减,反而被再次盘剥,感觉“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此种“反催收”机构大行其道,必定危害甚巨。 首先,“反催收”非但无法对暴力催收“以毒攻毒”,反而是另一大毒瘤。一些从事“反催收”的人员之前本就是干催收这行。无论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的话术,还是发律师函、起诉、立案的程序,他们都轻车熟路。现在,他们站到了催收的对立面,自然对什么能做、怎么做,什么不能做、怎样规避等潜规则谙熟于心。所谓“停催停诉”“停息挂账”“协商还款”,都是些骗人的老把戏。 其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在我国,“反催收”显然不在法律规定的金融服务之列,也与我国提倡的社会风气不符。有的机构宣传信息不实、制造虚假证件、教唆消费者发起不实投诉,有的从业者收了债务人大笔咨询费之后就玩失踪。还有的线上宣称能为逾期贷款人提供“逃债”机会,线下隐藏在写字楼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不管马甲如何变换,都无法掩盖其非法牟取利益的事实。 所谓“反催收”,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对其高压严管。监管部门2021年起就开始打击金融黑灰产等违法行为,规范金融秩序和市场环境。去年年底,警方同时在郑州、焦作、太原三地对一家从事“反催收/代理维权/债务协商/债务优化”业务的公司及上游链条人员展开收网行动,数十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对“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等金融灰产从概念界定到识别标准进行了明确规范,也为行业和执法机构监管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目前,“反催收”产业仍有“抬头”之势,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并不明晰,相关部门仍要密切配合,形成内外合力,对“反催收”黑灰产业施以重拳,切断这一产业链。广大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严格审视自身消费能力,避免超前或过度消费的生活习惯。个人一旦产生欠款、逾期的情况,应该通过合规渠道,依法表达诉求,进行理性维权。 (责任编辑:臧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