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手中接过守桥重担,杨机义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洋后廊桥横卧在一泓碧水之上。 廊桥顶部装饰着民间故事画。 编者按 2024年度福建省“最美文物守护人”日前揭晓。他们临难不惧,为文物筑牢安全“防火墙”。本版今起重启“最美文物守护人”专栏,弘扬获奖个人或集体长期坚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为文物保护工作贡献力量的宝贵精神,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今天首先为您介绍南平市政和县外屯乡外屯村村民杨机义。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五十年? 从小在七星溪边长大的杨机义,把一生中最美好的五十年,都献给了一座桥。 这是一座美丽的木拱廊桥,坐落在政和县外屯乡七星溪上,名唤洋后廊桥。每年的端午节,来自周宁、福安、松溪、建瓯、政和等地的八方香客及信众,在凌晨两三点就会陆陆续续赶到这里,参加名为“走桥”的传统习俗活动。 作为洋后廊桥的守桥人,杨机义在这一天里是最忙碌的人。防火、疏导、清理……类似这样与桥为伴、以桥为家的日子,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 不久前,杨机义被评为福建省第三届“最美文物守护人”之一。 洋后廊桥位于外屯乡洋后自然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廊桥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2007年曾经大修,为单孔拱式全木构廊桥。桥拱跨度33米,宽4.86米,净跨27米,拱桥的屋顶距河面高25.6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保存完好,结构精巧,与澄源赤溪桥、岭腰后山桥一道作为政和县廊桥的代表,被收进了“闽浙木拱廊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杨机义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74年,他从时年50岁的父亲杨武庆的手上,接过了护桥的担子,成为一名守桥人。从此,杨机义再也没有和桥分开过。 守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时间的付出。 无论刮风下雨,杨机义始终身处文物安全巡护的第一线。每天,他都不辞辛苦,照护着廊桥的每一个角落,对桥墩、桥面、栏杆、廊屋等各个部分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检查,从不间断。杨机义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他要确保廊桥的每个部件都处于完好状态,密切关注桥梁是否存在损坏、腐朽或其他隐患,及时发现它们并予以排除。 这看似简单的周而复始的工作,被杨机义做到了极致。50年里,他让洋后廊桥保持着安宁与优雅,也见证了洋后村廊桥传统文化的传承。 “老杨非常负责,他比我们烧香拜佛的人来得都勤,就像住在桥上一样。尤其是端午走桥、正月走桥或其他佛事时节,他更是一天到晚穿梭在廊桥上,服务香客,守护廊桥。”多年的朝夕相处,乡亲们提起老杨的敬业精神,都竖起大拇指。 如果把时间跨度再拉长些,杨家接力守桥其实已达三代。 “父亲从懂事起,就知道爷爷在守护着廊桥。我8岁时,爷爷杨祖钱过世。那一年,33岁的父亲从爷爷手上接过辛苦的守桥工作。”站在廊桥的桥墩前,杨机义远眺的目光中,似乎有父辈、祖辈守桥护桥的身影。 “为什么我每天都要过来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这座桥是我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我不能让它在我手上出任何岔子。”百年时光攸然而过,爷孙三代日复一日、寒来暑往的心血,诠释着“责任”“担当”的含义,让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变得愈加沉甸甸。 杨机义说,守桥的日子悠长而默默无闻,看似闲适,但他爱着廊桥,爱着在廊桥上忙碌的每一天。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他皮肤更黝黑,步履不再矫健,眼睛也有些花了,但廊桥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工作时专注的神情没有变。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洋后廊桥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也不仅仅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承担着休憩、祈福等多重角色,是连接情感和乡愁的纽带,是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图腾。因此,守桥这件事,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 近年来,政和县有关部门拨出专款加固桥基,不少乡贤也纷纷捐款,合力对洋后廊桥进行修缮与维护。当地人自豪,在这个时代,还有以杨机义为代表的一批村民自觉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讲文物保护安全知识,及时制止影响文物安全的行为,为守护文物贡献力量。 有了更加坚实的基底,风雨中的廊桥,更显挺拔、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