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并对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正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传统农业产业实现升级,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速度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农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等的成效显著,这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还极大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例如,浙江省某地通过建设数字平台打造集技术服务、种植服务、购销服务、政策服务、有效监管等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体系,使农民迈向共同富裕。 数字技术的有效运用,还培育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数字 文旅”“数字 电商直播”等一批新业态在农村落地生根,成为激发农村发展的关键增量。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 多年来,有关部门先后制定《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业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转型升级,成绩卓著。2022年1月份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到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明显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也要看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相关体制机制相对不够健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现象明显,“数字 ”应用场景不够全面;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素、资金要素、人才要素流动受阻,导致技术供给、资金供给、数字人才供给不足等。对此,应多措并举,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 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前提,优化顶层设计。各地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本地区乡村数字技术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高端技术,使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构建“数字 生产”“数字 生活”“数字 空间”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同时,各地区要向研发农业技术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支持企业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加强科技创新。不断缩小城乡间“数字鸿沟”,打破制约城乡数字融合发展的壁垒,促进数据资源共享。 以数字赋能乡村产业为牵引,强化重点环节。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应重点抓住产业振兴这一“牛鼻子”,有力带动其他方面的振兴。大力促进乡村数字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绿色化,使得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数字化发展。同时,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智慧便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线上推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点路线。推进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健康养生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探索共享农场、云农场等网络经营新模式。 以汇聚乡村数字人才为基石,注入源泉活水。通过差异化政策制定,引进专业化、技术型数字人才,着力解决其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保障等,夯实数字乡村建设的人才底座。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城市要大力支持城市数字人才向乡村流动,合理高效配置人才资源。同时,也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为乡村振兴培育数字人才,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乡村建设积蓄人才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白启鹏) (责任编辑:武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