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饭点,社区食堂坐满了就餐的居民,选餐窗口排起长队。与此同时,“全龄友好”的社区食堂还吸引着学生、上班族来打卡。(8月12日光明网) 一日三餐,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看似简单的做饭、吃饭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却让不少人头疼,其中,老年人和上班族是两个突出群体。前者受到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影响,纵使时间充裕也难免在做饭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后者则是迫于快节奏的生活,缺少足够的闲暇时间,就算是胸有万千菜谱的“巧妇”,也很难有“开火”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区食堂不仅有效缓解了老年群体的“吃饭难”,其安静、健康的就餐环境也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必须承认,在餐饮赛道的激烈竞争中,社区食堂能从外卖、小吃店等竞争对手中杀出重围,实属不易。究其原因,价格实惠、用餐方便、品质安心,是其赢得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关键。随着社区食堂的持续“圈粉”,某种意义上说,社区食堂已不单纯是“吃饭的地方”,更承载了社区活动、交往的空间功能。社区食堂不仅要继续保障卫生健康的菜品供应,更要在饭点之外上新更多“花活”,满足更多居民需求。比如,可为周边居民搭建“社交客厅”。站在食客的角度,若能通过社区食堂结识“饭搭子”,建立新友谊,不失为拓展社交机会的有效途径。对此,食堂可定期开展公益市集、文艺汇演、兴趣烘焙等活动,促进邻里关系、丰富社区生活。再如,食堂还可成为周边居民的全能生活圈。拓展“食堂 ”服务内容,将社区食堂与政务服务功能做好衔接,让居民在食堂内可完成政务服务的高频事项。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聚焦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努力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社区食堂是重要一环。接下来,还要在社区食堂的功能开发上再进一步,在实现“老少通吃”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深挖“食堂 ”,以更加全面、便捷、贴心的服务,提升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臧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