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全国各地各大博物馆都挤满了人,“博物馆热”更热了。但让很多游客不满的是,明明免费预约参观的场馆,“免费名额约不到,收费的代预约却能轻松拿下”。(8月12日红星新闻) 游客拼手速“点到手抽筋”也抢不着票,黄牛却轻轻松松手握大把票源,还动辄把票炒到四五百元,这个反差令人咋舌。博物馆一向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公众参观博物馆本属“免费午餐”。早在2008年,国家文物局就发布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院)、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然而,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却被某些唯利是图的黄牛“肢解”“架空”。这些黄牛损公肥私,拿免费门票做起生财买卖,不仅侵占了公共文化资源,扰乱了公共秩序,也人为加大了票源缺口,着实可恨。 问题来了,免费的博物馆门票怎么成了黄牛的“摇钱树”?这背后其实有一条分工明确的产业链。这些黄牛堪称专业娴熟,有的负责开“外挂”抢门票;有的负责联系买家;有的打扮成官方账号,堂而皇之在第三方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开网店,利用信息差赚“黑钱”,让人防不胜防。 管住黄牛乱伸的手,场馆还需多想想办法,尝试更多“组合拳”。 在“便”上花心思。互联网时代,游客的消费习惯大多是去景点前先在各大平台搜索相应旅游信息,一站式预订相关门票、讲解。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场馆只有公众号预约单一渠道。对此,有条件的场馆不妨拓宽预约、购买渠道,在平台上设立账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购买手段,最起码要让游客能在常用软件上第一时间找到“真官方”。特别是对一些自主权相对较大的公益二类博物馆来说,也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主流平台达成相关合作。渠道多了,黄牛的生存空间自然会受到挤压。 从“堵”上下功夫。从技术环节来考虑,加固防范黄牛的技术防线很关键。不光是博物馆,黄牛代抢在医院挂号、演唱会购票、网购代拍等场景都不同程度存在。就比如网络购物平台经常推出秒杀优惠活动,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设计。博物馆购票系统也应借鉴类似经验,比如对同一账号限定购票数量、购票系统引入人脸识别、对出现异常行为的账号暂停购票资格等,堵住技术体系上的漏洞。 还要做好“疏”的文章。黄牛倒票本质上是供给短缺问题。为此,还应在评估场馆容纳量和承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大服务供给。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8月8日至8月31日开放日期间,该馆每天增加1000个预约名额,还将开放时间延长至18时30分。在本馆开放之外,与社会机构合作推出主题展览、通过云展览等方式拓展线上传播渠道,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朱晓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