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制种业 田野绽芳华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2024-08-23 17:00:58 王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上月底,两院院士以及全国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教授、专家走进建宁,为当地制种业发展献计献策。

“院士天团”的到来,让建宁县乃至三明市的种业再次被人们关注。三明拥有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7个县制种面积超过2万亩,总制种面积约35万亩,全市水稻制种产量7000万公斤,稳居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

近年来,三明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精准对接需求,制定扶持政策,建立种业振兴行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制种,已成为三明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金种子。

机械代人工 量质双提升

建宁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每十粒水稻种子就有一粒出自建宁。

眼下,正是杂交水稻制种晚制的插秧时节。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制种农户以“人机协作”的方式先后将稻种的父本和母本秧苗插在稻田里。不一会儿,秧苗整齐挺立,一整片农田在绿水青山间生机勃发。

有30多年制种经验的枫元村村民郑春华是建宁有名的制种大户,今年制种80多亩,刚刚完成稻种早制的收割和晚制的插秧。“今年收成有望实现每亩250公斤。”郑春华说,当地制种已经实现从播种、插秧、施肥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预计今年收入可超30万元。靠制种,郑春华已经在县城买房安家。

走进一个4000亩的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铺满农田。“基地后面还有1万多亩,已经形成‘田成方、渠相接、沟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除、机能耕’的高标准制种田。”建宁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余添发说,这样的高标准农田更利于机械化推广。

据了解,机械化对杂交水稻的产量、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以无人机赶花粉为例,产量比人工高出十几个百分点,并且无人机可以精确控制授粉过程,在提高效率、产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品质。

近年来,建宁县全面推广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社会化服务,部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

建设集中区 老产业焕新

同属国家级制种大县,尤溪的产业发展之路略显坎坷。

“2021年以前,村里制种面积为零,通过大力推广烟后制种,如今制种面积有500多亩,不少年轻人回村成了新农人,去年村集体增收68万余元。”在尤溪县梅仙镇南洋村制种基地,村委会副主任肖守锦说,种业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方向。(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尤溪制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技术力量雄厚。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刘文炳研究员为首的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技术团队,致力于研发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创下了当时杂交水稻制种最高亩产的世界纪录。

进入21世纪,由于种种因素,尤溪制种经历了10多年的衰退期。“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尤溪在政策、技术、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发力。”尤溪县种子站站长陈家威说,县政府出台推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意见,2021年起连续3年每年统筹200万元扶持种业发展,对入驻种业企业、种子生产企业、制种大户等给予相应的用地支持、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

2021年,尤溪在洋中镇规划建设种子产业集中区,成功引进福建宏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集中区建设种子科研生产加工中心。目前,项目已经完成验收,正在进行设备调试,9月将投入使用。

为做好技术服务,尤溪专门成立22人的制种工作团队挂包乡镇,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工作。他们还依托谢华安院士工作站,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协作配合,开展稻粒黑粉病防控等多项试验,把院士专家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套“组合拳”下来,尤溪制种面积从2020年的1.01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3.92万亩,制种基地遍及14个乡镇124个村。2023年,尤溪为国家提供种子804.1万公斤,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600万元以上。

产业化经营 促农户增收

绿野千里种业旺,良田万顷稻花香。7月29日,在宁化县湖村镇龙头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阵阵稻香扑鼻而来,“赶花人”两人一组,手拉着“红绳”在稻田间来回穿梭,不断掀动稻穗,将父本的稻花花粉扬起来“赶”到母本上,为水稻制种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赶花是个技术活,一般在上午10点半到11点,需连续赶花1个多星期。”宁化县谷雨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新华说,水稻开花授粉是育种工作的关键环节,预计8月初可完成赶花工作。

张新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水稻制种。他通过“基地 农户 合作社”的模式,发展水稻制种面积1300多亩,亩产量达200公斤,预计年产值450多万元。

成立水稻制种专业合作社,引进水稻制种企业,加强技术指导,统一保价收购,促进村民增收,这不是湖村镇的“专利”。

几十公里外的曹坊镇先后引进17家水稻制种公司,按照“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化经营。今年全镇水稻制种面积近7000亩,预计产值超2500万元。

“今年全村有100多户农户制种,制种面积1200多亩。”曹坊镇黄坊村党支部书记黄庆禧算了一笔账:农户制种预计亩产200多公斤,1200多亩产值400多万元,户均增收4万余元。

一粒粒种子正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让越来越多农民受益。数据显示,三明种业去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约25亿元,带动全市农民增收7.2亿元。

更多》专题聚焦

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是中国人寿在福建寿险市场的分支机构,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一贯奉行“成己 …[详细]

更多》中国人寿
网站地图